图书编码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。而现代图书编码系统,也就是ISBN(国际标准书号)的使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。
在此之前,各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方式来标识图书。这导致了图书流通和交换的困难,因为同一本书在不同的地方可能被标记为不同的编码或名称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国际图书出版业联盟(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Association)和国际图书商联合会(International Booksellers Federation)于1966年共同成立了国际标准书号机构(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Agency),并于1970年正式引入了第一个版本的ISBN系统。
ISBN是一种由10位或13位数字组成的独特标识符,用于识别图书出版物。其中,前缀表示国家或地区,以及出版社,中间部分表示特定书籍,结尾处有一个验证位。
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,ISBN系统也在不断更新和演变。1990年,由于图书数量的增加和国际化的趋势,ISBN拓展到13位数字,以提供更多的标识能力。这一新的版本被称为EAN(欧洲文章编码)13,但在图书领域仍然被称为ISBN13。
ISBN的引入极大地改善了图书的管理和交流。出版商、图书商以及图书馆都可以使用这个独特的标识符来追踪和识别图书。读者也可以通过ISBN来准确地查找和购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。
ISBN的开始使用标志着图书编码系统的现代化,为图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。通过标准化的编码,图书的交流和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和方便。这对于出版商、图书商和读者都是一个重要的进步。
建议阅读:《ISBN手册:国际标准书号系统指南》
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!联系QQ:27603750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