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被称为敦煌的女儿,用生命护卫敦煌
尼采说,“当一个人知道他为什么而活的时候,他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。”经历了人生的沉浮和世事的磨炼,在生活的考验面前,樊锦诗表现出了异常的冷峻和坚韧。在无边无涯的岁月里,她忍受了风沙肆虐之苦,也忍受了亲人相离之痛。岁月,从来不会辜负任何一份付出与热爱。被称为“敦煌的女儿”的她,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,用生命护卫着敦煌,让这座在风沙中沉默了千年的文化瑰宝逐渐走到世人的眼前。讲稿字数:3820字,党课ppt页数:24页,教案授课时长:20分钟
1938年,樊锦诗出生于北京。恰逢时局动荡、生活无着,她的父亲便带着全家到上海谋生。
父亲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颇感兴趣,喜欢听评弹、看戏,小小年纪的她受其影响,爱好也非常广泛,格外喜欢历史。
读中学时,她经常去博物馆看展,知道很多精美的文物都是经过考古发掘才出土的,所以对考古充满了美好的遐想。
不经意间,她在课本上又读到一篇关于莫高窟的课文,字里行间尽是惊艳。
自此,她再也没有忘掉辉煌灿烂的莫高窟。
填报高考志愿时,她毫不犹豫地写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。按照规定,入学不久要分专业,她直接选了梦寐以求的考古专业。
在北大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的影响下,樊锦诗除了学到专业的知识、做人的严谨和担当,还培养了宽广的国际视野。
毕业实习时,她被选派去敦煌。对那个赫赫有名的艺术圣地,她心中充满了期待。历经长途跋涉,终于到达目的地,她不禁心灰意冷,因为那里几乎与世隔绝,缺水少电,生活条件异常艰苦。
相较于恶劣的生存环境,丰饶的精神天地让她感受到了一丝安慰。
一个又一个洞窟里,琳琅满目、云蒸霞蔚的佛国世界、色彩斑斓的壁画和彩塑深深地吸引了她。
她和同事们攀援着被积沙掩埋的崖壁,看到各个朝代的山水、建筑和人物,一时间,忘了刺骨的寒,也忘了难耐的苦。
只是好景不长,她因水土不服引发身体不适,不到三个月,她就不得不返回上海。
再进莫高窟时,看到狂放热烈的土红色调、想象奇特的构图造型和斑斓瑰丽的光影色彩,樊锦诗的心里又重新燃起了激情。
她知道,每一个洞窟都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博物馆,里面掩藏了无穷无尽的奥秘。
当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展现在眼前时,她总会细细地想:
为什么在遥远的沙漠里会产生如此璀璨的石窟艺术?这些画是如何画出来的?它们经历了什么?又该如何保护它们?
这些,都是她需要探寻的问题。于是,她一头扎进繁忙的工作中,反复进洞、调查、临摹、记录、查阅资料。
一日日,一年年,她被称为敦煌的女儿,用生命护卫敦煌凭借着一股信念,她殚精竭虑地去探索、钻研,撰写出了学术价值极高的考古报告。
自然,一点点成绩的背后,是苦行僧式的清寂和孤独。
夜深人静时,陪伴她的只有茫茫戈壁上的猎猎朔风,只有九层楼窟檐的声声铃铎。